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沂[1,2]
机构地区:[1]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 [2]国际儒学联合会
出 处:《文史天地》2022年第11期1-1,共1页
摘 要:历史上儒学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尊孔”和“批儒”两股针锋相对的思潮轮番上演,至今余波未平。其根源,除了意气、偏见和时势等因素之外,恐怕和人们未能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两种儒学有关。在我看来,历史上存在两种儒学,一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二是秦汉以后的帝制儒学。前者是由先秦儒家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创建的学说,反映了他们真实的思想;后者是后世儒家在肘于封建专制制度下而提出的理论,未必能够如实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见,前者才是纯正的儒学,而后者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的儒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7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