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学

作品数:140被引量:13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原明蒋国保孙明君陈炎李美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明新儒家(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6期201-201,共1页连凡 
“宋明新儒家(学)”概念的原型最早见于人华耶稣会士柏应理等人168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指对经典的新诠释及其无神论倾向违背原始儒学的程朱理学(狭义)。由此派生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人...
关键词:冈仓天心 原始儒学 耶稣会士 冯友兰 程朱理学 编译出版 新儒家 新诠释 
儒学的真精神
《文史天地》2022年第11期1-1,共1页郭沂 
历史上儒学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尊孔”和“批儒”两股针锋相对的思潮轮番上演,至今余波未平。其根源,除了意气、偏见和时势等因素之外,恐怕和人们未能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两种儒学有关。在我看来,历史上存在两种儒学,一是先秦时期...
关键词:封建专制制度 原始儒学 先秦儒家 内心世界 自由自主 大起大落 先秦时期 
宋明理学休闲审美哲学的内在张力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2年第4期33-43,共11页潘立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明理学与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20&ZD048)成果。
原始儒家所推崇的曾点之乐是其休闲理想,宋明理学对原始儒学的超越同样体现在休闲审美哲学上。自由是休闲与审美的内在规定和基本特征。因自由的两重性规定,儒家的人生境界追求具有某种内在张力。根据修为方式的不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
关键词:休闲审美 原始儒学 原始儒家 阳明心学 宋明理学 内在张力 休闲方式 王阳明 
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统一——论荀子政治哲学的思想特质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1期45-46,共2页郑治文 
孔孟荀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人物,学界常以其并称来揭示原始儒学的发展线索。然事实上,形成于战国末期的荀子学说,既与孔孟儒学一脉相承,又为即将“定于二”的时代大势所迫而对儒学精神进行了改造革新。就子政治哲学而言,既...
关键词: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关怀 孔孟儒学 思想特质 政治现实主义 原始儒学 儒学精神 战国末期 
化士学为民学:儒学未来发展的新思考被引量:3
《江海学刊》2021年第1期17-27,共11页蒋国保 
儒家的主体是士。原始儒家基于"士"的立场、情怀与需要而创立的儒学,本是"士君子之学"(简称"士学")。作为"士学",儒学的出发点在于指导"士"之自身的"修身"。但在原始儒学那里,"修身"不是局限于"修己",止于"士"之自身的"安己",而是"修己...
关键词:儒学 原始儒学 士学 官学 民学 
《论语》篇章主旨综览——兼谈《论语》的仁学精神
《文史杂志》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汤洪 
2018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论语》篇章结构综合研究”(SC18A022)阶段成果。
汉代兴起章句注疏,《论语》也不例外,自此,后人即难以摆脱章句注疏的范式,从而将《论语》看成零星散乱的语录缀合。《论语》各篇看似漫无次序,好似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语录排列,但是我们若抽离注疏,仔细推敲玩味原始文本,而不以章句观之...
关键词:逻辑关系 篇章结构 原始儒学 《论语》 解读方法 原始文本 整体结构 
颜炳罡:斯文在兹,以儒学重建乡村
《齐鲁周刊》2020年第21期16-17,共2页米一 
"在山东各地形成的乡村儒学,遥契孔孟原始儒学之精神,近承泰州学派人伦日用即道之传统,呼应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之实验,重开宋明儒者讲学之风,让儒学为振兴乡村、建设乡村文明服务。"——2013年以来,颜炳罡和尼山圣源书院的专家...
关键词:乡村儒学 泰州学派 原始儒学 儒学重建 人伦日用 乡村文明 乡村建设 梁漱溟 
原始儒学“宗教性”新解被引量:3
《原道》2019年第1期22-35,共14页白宗让 
"宗教性"具有超越维度,对儒学宗教性的研究要放在世界文明的背景下进行。"宗教性"一般是在终极的意义上来谈的。"宗教性"情感认为,人在世间的居所都是暂时的,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回归天地,此岸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彼岸的幸福与永恒。儒家也...
关键词:儒学 宗教性 内在超越 外在超越 
原始儒学的智识传统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4期34-37,共4页白宗让 
一儒家智识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巫史”与“重黎”“羲和”之官。《周礼.保氏》之“六艺”中也有“数”的科目。孔子开创的成体系的儒学中赋予了“智”以重要地位,从“仁智”“圣智”到“三达德”“四端”“五常”,“智(知)”...
关键词:原始儒学 “三达德” “六艺” “五常” “数” “智” 羲和 儒家 
儒学“仁礼一体”之特质被引量:1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白宗让 
"仁礼一体"的特质体现于"仁内礼外""仁始礼终""仁礼互摄",对"仁"与"礼"的不同侧重导向了"亲亲"与"尊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二者都为治道服务,但历来对儒家"亲亲"为先的价值取向多有误解。"仁礼之和"是最高的价值,需要"中庸"的智慧来把握。
关键词:原始儒学 仁礼一体 亲亲 尊尊 爱有差等 有机整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