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玉 肖海娟[1] 王惠玲[1] 司海龙[1] 赵静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 [2]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21

出  处:《陕西中医》2022年第12期1760-1762,1767,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4066);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课题(2020QN009);陕西中医药大学益气健脾法防治消化系肿瘤创新团队项目(2019-YL06)。

摘  要:伏邪理论认为伏邪致病具有伏藏于内,过时而发的特点,其隐匿性与多数肿瘤发现即晚期的特点高度吻合。正气亏虚,六淫邪气或痰湿瘀邪伏藏成积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治疗肿瘤需秉持“藏于内而象于外”的认识。伏邪潜藏之时见微知著,及时对恶性肿瘤“伏邪期”即稳定期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对提高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准确性及治疗效果意义较大。

关 键 词:恶性肿瘤 伏邪理论 正虚邪盛 隐匿性 外邪引动 病因病机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