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新宇 Liu Xinyu
出 处:《民族艺术》2022年第5期63-70,共8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殖民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比较研究”(17CSH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只有深入研究学理,才能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近些年,中国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蔚然成风,但勃兴的学术共同体却遭遇了方法论问题: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旨趣逐渐成形,但另一方面,却缺少系统化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背后的学理。从学术风气到学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社会科学语境下的试炼。学术界应当着眼于两个进路:一是经验性与理论性的结合,一为微观案例与宏观视角的勾连,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融入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