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维度论析  被引量:3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xisty Modernity Critical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龙 马佰莲[1] ZHAO Lo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250100

出  处:《理论导刊》2022年第12期89-97,共9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研究”(18BKS09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比较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研究”(2022ZD005)。

摘  要: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对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进行了全面辩证的批判,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方向指引开辟的现代化新路,其出场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缘起、基本特征、发展方式、终极目标和价值旨趣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多维度昭示了其鲜明丰富的内涵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善于审时度势地守正创新、推崇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积极推动全球化良性发展,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现代化建设方略,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探索全过程的实践向度。从学理高度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场逻辑、内涵意蕴和实践向度,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关 键 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出场逻辑 内涵意蕴 实践向度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