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小华[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5期91-92,共2页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客家影像文献的族群意识书写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1BMZ0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广东濒危客家民俗文化影像记录与文献整理研究”(GD18CSH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实则是一部与外域沟通交流的历史,在历代的文化交流中,“丝绸之路”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海上丝绸之路曾与陆上丝绸之路并驾齐驱,先秦时已初步发展,于秦汉正式形成,隋唐至宋元持续繁盛,明清时达到鼎盛。近年来,伴随“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南澳一号”明代古沉船考古挖掘工作的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再次吸引了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海上丝绸之路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衷海燕《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年)出版,全书共43万字,全面论述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具体而言,该书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