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跨期限信用利差指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志勇 张子健 张福栋 张晓燕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2]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出  处:《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第11期109-112,共4页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摘  要:全球的利率基准转型 作为大型银行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从1986年开始被全球的市场主体广泛用于利率定价基准.然而,LIBOR的形成机制存在缺陷:一方面银行报价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并不是真实支付的利率;另一方面LIBOR利率由商业银行进行报价,在实际运行中报价利率容易受到操纵.2012年6月,英国巴克莱银行被曝涉嫌操纵LIBOR利率的报价.此外,银行拆借市场的规模萎缩.以2020年为例,LIBOR的日均交易规模不足5亿美元.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央行开始寻找新的利率基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联储提出的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ecured Overnight Financing Rate,简称SOFR).SOFR利率以国债回购市场的交易为基础,市场交易活跃,交易利率近似无风险利率.其他国家也推出了类似的基准利率,如英国推出的英镑隔夜平均指数(SONIA)、欧元区推出的欧元短期利率(ESTR)、日本推出的日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TONA).随着LIBOR主要利率品种在2021年不再更新,全球基准利率全面从LIBOR转向以SOFR为代表的基准利率.

关 键 词:同业拆借利率 基准利率 短期利率 巴克莱银行 交易规模 无风险利率 大型银行 市场主体 

分 类 号:F832.5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