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婕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长江文艺》2022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摘 要:《一日三秋》的延津叙事是后现代的,是多层嵌套的,从写作角度来看,也存在重复手法的广泛运用。这里的重复,并不仅仅指语言或事件的简单复述。小说中确实有对前述部分情节的小结提示,而指向主题的关键语句如“奈何,奈何?”“咋办,咋办?”也曾数次出现。不过,写作上的重复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也包括有变化的重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奏,是折射,是变形。这种重复,很早已在童话和民间传说中出现,比如格林童话中的《三种语言》,瑞士伯爵的傻儿子就在貌似无意义的、极为类同的过程中分别学习了狗、鸟和蛙三种动物的语言,最后却神奇般地借此成为了罗马教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