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子翼[1] Zhou Ziyi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22年第6期222-231,共10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文为诗’考论”(项目号:22WX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文为诗”是我国古代诗学理论中重要的批评术语,最早见于《后山诗话》对韩愈诗歌创作的批评,以此说明韩愈之诗不工。但用“以文为诗”否定韩愈的诗歌创作,在北宋并非主流诗学观。其后诗论家常用“以文为诗”作为批评术语,或以褒赞,或以贬斥,但对“以文为诗”的具体含义却缺少系统明确的论述。而今人从句式、虚词的运用以及诗歌章法、声律等形式方面描述“以文为诗”的特点,与古代的诗歌创作实际难以尽合。分析历代对韩愈及相关诗人诗作的批评,“以文为诗”的本质在于避开传统诗歌比兴寄托的方式抒情,而采用“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作诗,同时在抒情寄托之外,增加了语言谐谑的趣味。这种赋法谐趣的创作追求与诗歌风格,成为宋调有别于唐音的关键所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