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Ⅳ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曼 李国文 邱文纯 

机构地区:[1]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肿瘤三科,521000 [2]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521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年第27期95-9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Ⅳ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EGFR突变阳性的非鳞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EGFR-TKI——吉非替尼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一线化疗方案,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CD_(3)^(+)、CD_(4)^(+)、CD_(8)^(+)及Kamofsky功能状态(KPS)、体力状况(ZPS)、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CA125、NSE、CE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CD_(3)^(+)、CD_(4)^(+)高于治疗前,CD_(8)^(+)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_(3)^(+)、CD_(4)^(+)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KP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ZP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KP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Z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0%,与对照组的2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499)。结论EGFR-TKI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Ⅳ期非鳞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药物毒副反应 治疗结果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