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佛山禅城民居权属界石探究  

Exploration of the Property Stones Signifying the Ownership of the Houses in Foshan City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蕴慈 SHI Yun-ci

机构地区:[1]南越王博物院

出  处:《岭南文史》2022年第3期53-59,共7页Lingnan Culture and History

摘  要:界石,是用以标识地域权属关系的石碑,常竖立在交界之地以示关系,广泛见于公共或私人场所,有土地界石、建筑物界石、房屋界石、道路界石和河流界石等。而本文主要探究建立在墙体上用以标明房屋权属关系的界石,亦称墙界石。明清时期,佛山发展成为“天下四大镇”之一,禅城区是其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城区发展迅速,不少大家族聚居于此,至今仍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清代,城区有27铺,形成南部手工业制造区、北部商业中心区和中部工商、民居混合区三大功能区划。

关 键 词:商业中心区 房屋权属 权属关系 历史文化遗存 混合区 手工业 禅城区 民居 

分 类 号:K877.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