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馥玫 Zhang Fumei
机构地区:[1]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艺术》2022年第6期30-37,共8页Chinese Art
基 金:“《北京现代设计史研究》2019北京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9YTC0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结合近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与中国“最美的书”等书籍评选赛事来探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环境下纸质书籍的阅读设计与审美问题。在这些国际与国内高规格的书籍评奖活动中,获奖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纸质书籍设计的当代评价标准与审美文化导向。通过这些评奖赛事,一方面,纸质书籍的物质文化属性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与强调,“可触性”带来了书籍审美的具身性体验;另一方面,纸质书籍的艺术性与个性化发展道路得到了提倡与探索,关于阅读的大众批评与审美共情也通过社交网络而得以放大。本文认为,近年的书籍评奖活动体现了纸质书籍的发展趋势:其一书籍设计在考虑阅读效率与实用性之外,开始寻求多维拓展,试图在设计师们艺术化、个性化的书籍设计探索与公众阅读体验之间架设沟通桥梁;其二,书籍评奖的标准仍局限于专业圈层内对书籍设计品质的探讨,在信息宣传与推广方面的渠道较少,未能有效地在大众中达成更广泛的书籍设计审美共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