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沈琦 潘天舒[1] TANG Shenqi;PAN Tianshu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43-54,共12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自19世纪末期以来,丧葬议题一直附着于宗教研究之上,未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式。出于对唯智论的反思,法国社会学派强调丧葬研究中的社会维度,社会的形态、结构、组织、制度、社群等要素成为理解丧葬的主要途径,社会被视作自我维持的机体,个体死亡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互为譬喻。到20世纪中期,在功能学派的影响下,丧葬的社会功能分析成为界说丧葬的特定方式,并在汉人社会的社区与村落民族志中成为既定、必须之部分。在具体的民族志中,丧葬被视作仪式性的社会风俗,或是产生于人之内在需求的实践,对地方社会结构具有整合、拆分、连续等功能。作为一种外部的表述视角,社会维度是早期宗教人类学理解丧葬的主要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