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全[1] Zhang Zhiquan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6期113-120,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川剧理论批评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9BB02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川剧理论批评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9SKGH07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戏曲作为借助身体表演的艺术,其“身体”内涵指向多个层面。就历史演进与功能界分而言,可分为世俗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和艺术的身体等。“戏改”中的“改人”“改戏”“改制”,依托对“身体”的规约,修正乃至重塑了地方戏的审美范式。“翻身”及其相应的政治实践,在戏曲艺人身上既体现为作为“人民群众”的“身份”改变,又表现为对“翻身”历史的“身体化”、仪式性重述。在创建“人民戏曲”的呼声下,作为表演载体的“身体”被赋予更多的符号意义。“世俗的身体”经由革命化实践,在向“艺术的身体”蜕变之中,呈现出多重面相,地方戏的表演生态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重构,从而推动了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