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育凡 杨立志 李明 王水元 崔浩 孙树俊 杨东[2]
机构地区:[1]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洪湖43320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武汉430021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11期876-8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IFP)也称Bell麻痹,又称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瘫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高达(11.5~53.3)/10万。既往针对IFP主要以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针灸及康复理疗为治疗手段,但对于顽固性IFP病人上述治疗方案往往效果欠佳。有报道30%的IFP病人即使后期进行面神经减压或神经移植手术仍面临面肌无力、面肌痉挛等面神经部分功能难以恢复的问题,所以把握窗口期积极干预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属于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利用射频电流所产生的电场效应而使神经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缓解疼痛、调控神经功能的目的。作为疼痛治疗手段已有70余年的历史,其通过作用于第一级感觉神经元(三叉神经半月节、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等)有效地缓解部分顽固性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 键 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脉冲射频 非特异性炎症 顽固性疼痛 面肌痉挛 康复理疗 面神经炎 肌无力
分 类 号:R745.12[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