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淑贞[1] 刘艳梅[2] 吕臣 Peng Shuzhen;Liu Yanmei;LüChen
机构地区:[1]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89 [3]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100005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111-117,共7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要素结构、制度环境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CCXJ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数字经济驱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YJC79008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引育计划项目“旅游业投资风险与管理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新时代,运用马克思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从而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主线,加强“需求侧改革”牵引,破解分配难题,构建畅通的交换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剖析了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供给侧改革”、构建多元化主体利益分配机制、主动融入“双循环”战略、加强“需求侧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