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学伟 LI Xue-wei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6期133-140,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先秦儒家义论与古希腊大雅典学派正义观比较研究”(CX2020048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中华优秀传文化基因研究”(21YBA209)的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中西正义论之源起,义与正义在其本质论、功能论、与其他重要德目的关系论、形态划分论等多层面都呈现出某些相似与相异。两者总体上以行止合宜与合法为本质内涵,而在涉利行为上则以正当与公平为本质要求,从一般与具体两个角度获得自身规定。两者主要从社会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与交换的角度进行了形态划分,其规范目光分别指向人伦—政治领域和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社会领域。秉承礼治情感主义和法治理性主义,它们各属情义与理义体系。义与正义都强调差异性公平,主张社会分工和差等分配。两者在功能上对培养个体德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定有重要作用。义与正义的比较研究,为厘清中西正义论的异同提供了一些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