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4期122-128,共7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钢琴音乐和声民族化的历史演进”(18BD06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作曲家对五声性旋律与西方多声技法结合的探索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1979年期间是他们探索五声性旋律与调式和声结合运用的重要时期,是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方和声语言走向“水乳交融”成熟状态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五声性旋律与大小调体系、七声自然音调式、调式交替、调式复合、多调性等手法的结合运用形态均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走向成熟。为五声性旋律配置和声的处理方法的成熟,对于80年代后五声性旋律因素作为“基因”与多样化现代创作技法融合与重构的全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