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和声

作品数:110被引量:1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祖荫姚恒璐赖登明沈建国徐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齐尔品钢琴练习曲和声技法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8期80-83,共4页孙瑞琪 
齐尔品作为首次提出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的作曲家,在和声创作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本文将从和声的五声性结构和和声横向进行特点两个方面分析齐尔品“中国风格”和声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齐尔品 钢琴练习曲 调式和声 
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运用与发展——以马思聪《思乡曲》、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为例
《当代音乐》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杨思越 
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既展现了本民族传统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和声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碰撞与交汇在绝大多数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也是音乐创作“中国性”的充分展现。本文以马思聪《思乡曲》(1937)以及汪立...
关键词:五声性调试和声 马思聪《思乡曲》 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形态与技法
《福建艺术》2023年第10期10-17,共8页姜之国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音高组织技法研究》(项目编号:21BD065)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多声部音乐的萌芽,但应该说,并没有产生像西方大、小调体系和声那样具有体系意义的和声技法与理论。总的来说,20世纪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和声技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套用西方传统”“融合民族...
关键词:专业音乐创作 多声部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和声技法 五声性调式和声 民族风格 现代技法 当代音乐创作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伴奏中五声性调式和声的作用及应用策略研究
《艺术教育》2023年第9期107-110,共4页税琳 陈赛娜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学性、音乐性、历史性和专业性具有一定的特点,也是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不倒的根本所在。文章指出,中国诗词艺术歌曲...
关键词:中国诗词艺术歌曲 五声性调式和声 应用策略 和声方式 
民歌旋律线条下的律动烘托与发展——樊祖荫钢琴小曲织体研究被引量:1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8-57,共10页赵柯丽 
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技术理论的探索,樊祖荫的钢琴音乐在织体上有其纵横向的特色发展手法。本文对樊祖荫钢琴小曲从音乐中的织体形态构成、织体和声的细微处理以及织体作用于结构发展的手法进行逐一辨析,以微观分析而管窥樊祖荫在小空间...
关键词:五声性调式和声 中国当代音乐 中国钢琴音乐 
论赵元任“中国派和声”的理念与具体实践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23年第17期82-85,89,共5页赵建星 
本文梳理赵元任有关“中国派”和声的相关论述与音乐创作,从理念、技术、作品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他的“中国派和声”理念。和声中的民族风格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专业音乐创作所最先面临的重要学术问题,20世纪初赵元任率先探索和声中的民...
关键词:《赵元任》 “中国派和声” 民族风格 调式和声 旋宫转调 
卷帙浩繁 兼容并包——姜之国《和声学教程》(上、下编)述评被引量:1
《音乐生活》2023年第8期23-28,共6页单冰月 
一、引言西方音乐中的和声,是“以声部为载体,以和弦为基本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纵横交织构成的多声部音乐。”^([1])和声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的综合性学科,在不同的时期、地域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特征。自古希腊的...
关键词:西方音乐 多声部音乐 调式和声 调性和声 音高组织 兼容并包 综合性学科 荷马时期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创作技法及演奏技巧探析
《艺术家》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连佳丽 
《彩云追月》原曲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1975年,王建中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这首改编钢琴曲以A宫系统五声调为创作基础,在保留了原管弦乐的旋律框架基础上,运用五声性调式和声,从曲式结构上对作品进行了扩充。从创作角度看,这首...
关键词:五声性调式和声 钢琴独奏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王建中 《彩云追月》 钢琴改编曲 钢琴音乐作品 民族调式 
巴赫两首众赞歌的和声思维简析
《黄河之声》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郭昊 
巴赫处于调性和声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和声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巴赫《371首四声部众赞歌》的和声手法是四部和声写作的典范,它以主调织体和纵向和弦结构为主,融入复调化的对位手法,体现了过渡时期调式和声遗存与调性和声新...
关键词:巴赫 调性和声 调式和声 众赞歌 
沃恩·威廉斯第三交响曲“田园”调式探析
《艺术家》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吴逸凡 
沃恩·威廉斯的大多数作品除了采用传统的调式外,还采用了中古调式(教会调式)和五声调式,充满了民间音乐风格。在调式布局上,作曲家又常以这两种调式为基础构成纵向叠置与横向发展的多调式,这在其第三“田园”交响曲中有着典型性的运用...
关键词:第三交响曲 五声调式 中古调式 民族乐派 音乐特色 西方古典音乐 调式和声 音乐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