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汝虎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6期215-215,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详察整个杜诗注释学史,可以发现针对杜甫诗歌文本中的歧异、阙疑乃至误、作伪、掠等复杂问题,在训话学、修辞学和声律学等理论视野下,建基于文本细读上的形式批评理论正是内含于其中的诠释基点。从对字法、对法、句法、章法、体式等诗歌语言与形式的体认出发,以勘定诗歌文本细节和确证诗歌体式为旨归的诠释视野,构成了古代诗文注释学中隐在的形式批评理论传统。与以意义分析和语言审美为核心的文学评点传统相比,在以训释语辞和考订史鉴为重心的古代诗文注释学传统中,形式批评理论更多的是一种隐在的呈现,起到形而上的构建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