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俊[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36期59-62,共4页English Square
基 金:生态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写作多元反馈研究,2021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1Q024。
摘 要:自20世纪50年代课堂话语研究诞生以来,研究者大多关注课堂过程中的可观测行为,而忽视了影响课堂话语的不可观测行为。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者才开始利用民族志方法探究二语课堂话语与社会文化语境间的关系。本文重点介绍了三类民族志课堂话语研究方法,包括交际民族志、微观民族志与批判民族志。希望通过对这三类民族志研究方法的介绍,激发更多研究者采取民族志方法洞悉课堂话语的复杂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