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礼到戏:先秦戏礼中尸与巫祝戏剧功能的嬗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振华[1] 韩宇锐 

机构地区:[1]吉林艺术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22年第10期78-83,共6页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戏剧形态特征与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B200)。

摘  要:任半塘先生在总结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戏剧形态时曾说,“戏曲之前,唐有戏弄;戏弄之前,汉有戏象;戏象之前,周有戏礼——相次为伦,顺理成章“。戏礼作为先秦时期的戏剧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秋以前的戏礼当是“礼”重于“戏”,“尸”与“巫祝”等在尸祭戏剧中担任重要职能的角色,其戏剧功能以服务仪式为第一属性;春秋以后,随着巫觋的社会地位的下降,祭祀功能的削弱,以及“尸”这一身份的外在形式消亡,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尸”与“巫祝”戏剧功能的嬗变,由此“戏礼”中“戏”的功能逐步强于“礼”的功能。

关 键 词:戏礼  巫祝 戏剧功能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K2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