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启 梁森苗[2] 王嵘 林瑞 胡佳卉 郑锡良[2] 戚行江[2] 张淑文[2] ZHANG Qi;LIANG Senmiao;WANG Rong
机构地区:[1]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浙江金华321102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21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135-139,共5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C02066-2);金华市重点科技项目(2021-2-003)。
摘 要:以13份杨梅种质的成熟期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维生素C(V_(C))等品质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了V_(C)与游离氨基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杨梅果实V_(C)形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杨梅果实V_(C)含量在409.5~986.7 mg·kg^(-1);检测出游离氨基酸16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赖氨酸占比最大,为22.48%;非必需氨基酸8种,天冬氨酸占比最大,为37.09%;呈味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总含量介于1.92~3.67 mg·mL^(-1),不同种质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呈现不同风味。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与V_(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推测杨梅果实V_(C)与上述游离氨基酸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