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形式建设何处去?——论21世纪新诗对形式的探索及限度  被引量:1

Where will the Form Construction of New Poetry Go?:On the Explora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Form of New Poetry in the 21 st Centu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小凤 Luo Xiaofeng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6期4-11,共8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诗歌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研究”(19BZW122)研究成果。

摘  要:在中国新诗发轫至今的百余年历程中,形式问题被反复探讨却一直悬而未决。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诗人对新诗的形式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尝试,但大都限于理论构想,虽被少数诗人在创作实践中试验与探索,却皆难以被推广成具有普遍性的诗歌经验。21世纪初,郑敏、吕进、骆寒超、王珂等诗人和诗论家对中国新诗的形式建设表达了困惑和担忧。正如郑敏所感叹的:“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完全把诗的形式放弃了,诗写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散文化。”郑敏、吴思敬:《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粤海风》2001年第1期。郑敏的判断正是当代新诗遭遇的普遍困境。虽然有部分诗人在继续形式的探索,但更多的诗人缺乏形式意识的自觉,无视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不够重视诗形建设,过于自由放纵,让自由诗的“自由”泛滥,语言过于散漫随意,完全是将一些散文句子分行排列,导致诗形建设的探讨和实验都难以充分展开。当下不少诗人不仅不注重外在形式,甚至连诗歌基本的分行都想取消。

关 键 词:当代新诗 中国新诗 诗的形式 吴思敬 汉语诗歌 散文化 郑敏 诗论家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