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晨钟》:那些尘封的历史与我有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中慧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时代邮刊》2023年第2期62-62,共1页

摘  要:1916年7月,李大钊由上海到北京办报。他给报纸起名为《晨钟报》,寓意以清晨的钟声唤醒民众、唤来黎明。他可能没想到,同年,上海孕育出了一颗民族制药的种子。一家名为“信谊”的药房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悄然开设,之后经历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小说开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了现代上海的都市风貌,外滩古老的建筑群、奔涌的黄浦江、旋律悠扬的《东方红》、店里飘出的咖啡香气,都是最熟悉不过的元素。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的多官能描写,还原了一种“生活的感觉”,构建起舒适的阅读语境,令读者有很强的代人感。

关 键 词:中国民族工业 《东方红》 多官能 淮海中路 《晨钟报》 第一人称 李大钊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