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林华[1] 刘颖斌 YANG Linhua;LIU Yingbin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
出 处:《临床外科杂志》2022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摘 要:胆道系统自肝脏起始,向下穿行胰腺头部,终止于十二指肠乳头,毗邻肝动脉及门静脉。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是一种发源于胆道系统且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包括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和壶腹部癌[1],其中胆管癌根据解剖位置分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肝外胆管癌又依据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点进一步分为肝门部胆管癌(portal cholangiocarcinoma,PCC)和远端胆管癌(distal cholangiocarcinoma,DCC)。由于胆道系统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常规检查难以发现早期癌变。因此,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手术切除率约20%~30%,总体5年生存率仅5%[2]。目前胆道系统已推出各类指南,但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如何提高胆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针对胆道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争议与共识,结合个人经验进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