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诗意化表达下的中法音乐剧对比——以《巴黎圣母院》和《蝶》研究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一馨 

机构地区:[1]天津音乐学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22年第6期27-28,共2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摘  要: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在“诗意的创造”中完成审美的感知与真理的生发。音乐剧的创作也是一个“诗意化”的过程。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在追求真与美的前提下,也更注重内在情感的阐发与艺术审美的教化,而这一切都与“诗意”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诗意化的语言风格1.浪漫主义下的悲剧内核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并且有着凭借激发哀怜与恐惧来净化情感的特质。通过对悲剧内核的剖析,在悲剧感的影响下,我们体会到渺小与敬畏,也让我们在那事物展现出的巨大的力量中感受新生与崇高。

关 键 词:《巴黎圣母院》 诗意化 内在情感 音乐剧 悲剧感 艺术审美 真与美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