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彧仲 任超 肖建辉 李竞天 杜倩倩 Ren Yuzhong
机构地区:[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471000 [2]河南省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深部预测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24期179-188,共10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2个玉米品种在镉(Cd)、铅(Pb)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植株各部位对Cd、Pb的富集和转运特性,并探讨土壤镉铅全量和离子交换态含量与玉米植株不同部位镉铅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植株Cd含量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茎叶>根>籽粒2种情况,而Pb含量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Zn含量分布规律为茎叶>根>籽粒,玉米植株各部位镉铅富集和转运系数的大小与各部位积累量高低基本保持一致,籽粒Cd和Pb积累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中Cd和Pb的生物活性,以及茎叶部富集和向上转运的程度,地上部Zn含量较高主要取决于植物生长的元素需求。土壤中镉铅全量和离子交换态含量与玉米植株、地上部以及各部位镉铅含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土壤中镉铅全量和离子交换态含量与茎叶部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根部,同时茎叶与籽粒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根与籽粒,表明玉米籽粒镉铅的积累与茎叶部的富集和转运密切相关,且地上部镉铅含量的差异是由镉铅在植株内的转运和分配不同引起的,而非吸收差异所致。通过22个玉米品种植株Cd和Pb含量排序、籽粒聚类分析、富集和转运系数对比,优选出先玉335和大丰30可作为Cd和Pb复合低积累且Zn含量正常水平的玉米品种,2个玉米品种镉铅低积累特性以及对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和Zn)吸收积累的高度一致性主要取决于其相似的亲本来源,可在PH6WC、PH4CV、Mo17、A311等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中挖掘作物重金属吸收、转运和积累等有利等位基因,为Cd和Pb低积累玉米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
分 类 号:X171.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