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柳州545000
出 处:《当代医药论丛》2022年第24期11-14,共4页
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CYLD和NF-κB信号通路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CYLD和NF-kB mRNA的表达状况,对比检测结果,分析肿瘤抑制因子CYLD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CYLD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型(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病变部位、病变分期、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YLD mRN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NF-kB mRN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发现,CYLD mRN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之间为负性关系(r=-0.2511,P<0.05),NF-kB mRN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之间为正性关系(r=0.5165,P<0.05)。观察组中共检出CYLD蛋白阳性55例。经单因素分析后得知,年龄≥60岁(100.00%)、病程时间≥1年(98.21%)、病变分期为活动期(100.00%)、病变程度为重度(100.00%)和中度(100.00%)患者的CYLD蛋白阳性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YLD蛋白阳性率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程、病变程度、病变分期、年龄呈正性关系。结论:CYLD受抑制可能活化NF-κB信号通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且CYLD的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型具有相关性。上述结论可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提供研究基础,有利于开发新的治疗靶点。CYLD或能成为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疗的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