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200433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财会月刊》2023年第3期3-14,共12页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172076、71872107);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项目(项目编号:财会[2018]14号);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18033)。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相关政府机关推出各项政策鼓励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其中包括在2013年推出的永续债。此后,永续债备受资本市场欢迎,发行数量与发行总额增长迅速,发行人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集中在金融业、基础设施建筑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等。它们大都是高杠杆的行业,除去金融业,又都是重资产的行业。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快速变化、防控金融风险,相关政府部门不断调整完善永续债相关会计准则,尤其2019年财政部颁布的永续债新规即《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较为严格,对永续债的分类和发展影响重大。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发行的永续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续债新规出台前,企业普遍将永续债归为权益工具;永续债新规出台后,绝大部分企业未据此对此前发行的永续债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基本都通过调整合同条款将新发行的永续债归类为权益工具。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最后从全球视角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表明:我国存在与永续债相关的争议不足为怪,不能不顾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谈会计准则的变迁及其影响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