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长蓝光对紫叶生菜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Effect of blue light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on quality formation of Lactuca sativ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伟任 雷雨田 杨永森 胡永波 林碧英[1] 申宝营[1] Xiong Weiren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143-148,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AT210076);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编号:11899170126);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编号:CXZX2020141C、CXZX2016123)。

摘  要:为探究不同波长蓝光对紫叶生菜生长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以红皱品种紫叶生菜为研究对象,以白光(CK)为对照,设置蓝光峰值波长为410 nm(BO)、450 nm(BF)、480 nm(BE)的3种红蓝光组合处理,各处理光照强度均为240μmol/(m^(2)·s),不同波峰蓝光处理下红(660 nm)蓝光比均为1∶2,研究4种光照条件对紫叶生菜生长、花青素合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生菜的鲜质量随着蓝光峰值波长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不同波长蓝光处理下,峰值为410 nm照射下的紫叶生菜生物量最大。相对于对照组的处理,在不同波长蓝光处理下叶片表面颜色表现有所不同。其中,在蓝光波长为450 nm处理下的紫叶生菜叶片颜色用色差仪测出的a值最大,相较于波长为410、480 nm蓝光处理分别提高了222.00倍和2.84倍。此外,不同波长蓝光照射可促进全生长期可溶性蛋白、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的积累。其中,450 nm蓝光处理下其含量最高,在处理16 d,相较于CK花青素含量提高了128%,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41%,类黄酮含量提高了71%,总酚含量提高了13%。不同波长蓝光也刺激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相较于白光处理,分别提高了8%、33%、20%。综上所述,不同波长蓝光处理均促进了次生代谢物的堆集,但在波长为450 nm的蓝光处理下紫叶生菜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最高。因此,在植物工厂中采用红光和不同波长蓝光,可以有目的地调整生菜的生长和品质。

关 键 词:紫叶生菜 波长 蓝光 品质 花青素 

分 类 号:S636.204[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