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程圆 邵将 刘超[1] 吴文松 郑克彬[1] 史彦芳[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癌症进展》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Oncology Progress
基 金:2019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361007);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度院内基金项目(2019Z003);河北大学医学学科重点项目(2020A11)。
摘 要:垂体腺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垂体腺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垂体腺瘤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一定困难。侵袭性垂体腺瘤虽然在病理上一般呈良性,但常有恶性表现,容易侵犯颅骨、海绵窦等组织器官,通过手术难以清除干净,容易再次发生,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相关研究显示,微小RNA(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一些肿瘤的标志物,对临床中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iRNA在垂体腺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