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变迁、经济形态与文化传承——评《草原文化的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欣[1] 梁晰 

机构地区:[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93 [2]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28

出  处:《世界林业研究》2022年第6期129-129,共1页World Forestry Research

基  金:2019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萨满文化传统纹饰保护及其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9YSE362)。

摘  要:地球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横亘着一条宽广绵延的草原带,被称为“欧亚草原走廊”。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域则属于该走廊的中东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该地区的各民族由于与环境的互动创造了多元的经济形态和民族文化,但其主体构成是游牧经济和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且面积广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草原文化的历史变迁进行回溯和考察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草原文化的历史变迁》即是探讨草原文化历史变迁的学术专著。该书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崔燕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执笔修改而成,2018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为787205068776。

关 键 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术专著 主体构成 文化传承 游牧经济 欧亚草原 内蒙古草原 

分 类 号:K28[历史地理—历史学] G127[历史地理—中国史] C95[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