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长宾[1]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46期I0016-I0016,共1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基 金:福州大学2020年党建研究课题立项“校企支部共建推进新时代学生党建创新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ZX2013。
摘 要: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民族思想文化自觉认同并主动拥护的归属感,表现为认可本民族的语言、习俗、理念、历史等,对于民族凝聚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思政教育能够借助显性或隐性教育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与共鸣,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因此,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探索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以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文化,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关 键 词:思政教育 文化认同 立德树人 隐性教育 情感认同 文化自信 民族凝聚力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