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2年第10期234-237,共4页Culture Journal
摘 要:“诗无达诂”为中国古典诗学释义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命题由“《诗》无达诂”发展而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诗歌阐释时不可忽略的一条重要原则。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诗无达诂”关注到了作品与作者和读者三者间的联系,尤其对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给予重视。“诗无达诂”的本质是“诗可诂”,虽然不能对一首诗歌达到准确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精研”之法求其达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