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

作品数:309被引量:22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有光张立敏单艳红孙立张金梅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峨日朵雪峰之侧》不同空间的生命体验
《语文学习》2024年第11期63-67,共5页李加翠 詹丹 
一、问题的提出 在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四首诗歌中,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相对晦涩难解. 虽说"诗无达诂",其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使得我们很难用生活的常情常理来理解,但也不意味,诗歌的展开方式,就毫无内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诗无达诂 诗歌语言 意象语言 生命体验 跳跃性 问题的提出 第一单元 
忘锦瑟美言 得锦瑟深意——略谈《锦瑟》四典四意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8期22-25,共4页汪渊之 
李商隐的《锦瑟》名满天下,所用典故功不可没,因此有了对这首诗不计其数的解释,这些解释让人觉得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实在是公理。“一篇《锦瑟》解人难”,看的解释越多,理解诗义越难,最后甚至完全不知此诗何意。《锦瑟》有着无比深...
关键词:《锦瑟》 李商隐 锦瑟 郑笺 诗义 元好问 诗无达诂 名满天下 
高考诗歌鉴赏诗评题解题策略
《语文月刊》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唐桂丽 
《孟子·万章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即读者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揣测诗人的本意。无独有偶,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了“诗无达诂”的诗歌鉴赏方式,“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诗无达诂”意谓对《诗...
关键词:诗歌本身 诗无达诂 诗评 以意逆志 《春秋繁露》 诗歌鉴赏 阅读感受 应对策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关于方晓短篇小说《雨夜》
《品位》2022年第5期44-45,共2页王春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杰出诗人卞之琳先生脍炙人口的《断章》。正所谓“诗无达诂”,如同《断章》这样一首内在思想含蕴异常丰富的诗歌,到底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
关键词:人在楼上 卞之琳 诗无达诂 《断章》 内在思想 杰出诗人 互为主体 风景 
论“诗无达诂”中的诗歌阐释方式
《文化学刊》2022年第10期234-237,共4页房书伊 王荣林 
“诗无达诂”为中国古典诗学释义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命题由“《诗》无达诂”发展而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诗歌阐释时不可忽略的一条重要原则。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诗无达诂”关注到了作品与作者和读者三...
关键词:诗无达诂 发展 过程 文学接受 精研 
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一个诠释学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44-56,206,共14页李建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19ZDA264)。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
关键词:《诗》无达诂 诠释学 经学阐释 诗学阐释 差异性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理论阐析被引量: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40-146,共7页谭汝为 
阅读古典诗歌作品,鉴赏者的认识往往存有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把握作品意境,遵循阅读规律,提高鉴赏水平.本文拟对诗无达诂、意境生成、遗貌取神、貌离神合这四种特殊的诗词阅读鉴赏理论,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阐发.
关键词:诗无达诂 意境生成 遗貌取神 貌离神合 
阐释的边界:自由与限制--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给出的解答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35-41,共7页董柯晗 
阐释的边界,从根本上说是对阐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中“以意逆志”将阐释客体之“志”作为探求的根本目标,重视阐释客体的自在意义,而“诗无达诂”则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作品原意,强调阐释主体的开放理解。需...
关键词:阐释的边界 以意逆志 诗无达诂 从变从义 
诗,不等于懂和不懂
《诗刊》2021年第17期72-73,共2页沙克 
汉语诗歌,蕴藉了古典诗歌文化和现代诗歌精神的经验成果,它不是可以简单运用、立现答案的文字类的算术,而是丰富多元的语言艺术的创作与呈现。读得懂的,不等于是诗,不等于是好诗,读不懂的,不等于不是诗,不等于不是好诗。“诗的不可说”...
关键词:诗歌语言 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 汉语诗歌 诗无达诂 语言艺术 审美力 产品说明书 
论现代解诗学对诗无达诂说的推进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李丹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上海高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诗歌艺术与中外佳作精读”.
诗无达诂说与现代解诗学都是关于诗歌阐释的理论,两者都涉及诗歌多义性、阐释方法、阐释指导思想等问题;后者以文本为依据,采用理性的分析路径,表现出对前者的推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资源的利用.古今诗歌阐释学的演变趋势在于,从注...
关键词:现代解诗学 诗无达诂说 诗多义观 阐释方法 阐释指导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