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2期47-48,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证言知识”(Testimonial Knowledge)指源自证言的知识,“证言”(Testimony)是源于他人的言语行为。例如,通过天气预报播报员的证言而获知本地天气情况。证言,不同于感知、记忆与推理,是源于他人的。在个人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采信他人证言以获取知识,是求知的基础途径。在个体知识论框架下,认知功绩的归属并无争议,都应归于认知主体。通过观察云层变化而获得的关于天气情况的知识,显然归属于观察者,即认知主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