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诗宇
机构地区:[1]北京服装学院
出 处:《中国民族》2023年第1期50-51,共2页
摘 要:中国古代男装自先秦时期以来,形成了上下相连的“深衣”制式以及长袍、长衫、长衣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上世纪初叶。历代男装虽然看似都是长袍,但不同时代、地域、民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样式。除了领型的差异外,古代男装最重要的识别特征,在于服装的下摆。自从北朝后期借鉴胡服样式,对军戎服饰进行了身侧开衩的变革以来,如何处理服饰与遮身蔽体的关系,是否开衩以方便活动等就成了历代男装形制演变的重要内容。大约在唐至辽宋时期,基本形成了三种男装下摆类型:周身不开衩、两侧开衩、后身开衩交叠。它们各有其文化渊源,但最终都融于一体,成为中国古典男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民族所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2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