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论青年卢卡奇理论阶段性的发展与完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泽恒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23-31,共9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俄罗斯文学》(九卷本)翻译与研究”(1421002007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青年卢卡奇理论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发展于德国传统学院派文艺批评的话语之中,以批判资本主义为立场,将“心灵与形式”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新康德主义的局限性,促使他接受了黑格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将“心灵与形式”进一步转变为“总体性”概念,强调现代人被分裂的困境,试图建立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新世界。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卢卡奇摆脱了乌托邦式的空想,在韦伯、黑格尔与浪漫主义等不同方面的推动作用下,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就理论发展而言,青年卢卡奇理论自身的缺陷,是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推动因素。

关 键 词:卢卡奇 新康德主义:总体性 马克思主义 

分 类 号:B51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