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新毅 Fu Xin-yi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22年第4期14-21,共8页Mt Wutai Research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21FZJA001)。
摘 要:在印顺法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真谛所传的阿摩罗识与解性概念。虽然真谛的译籍中不无混杂乃至矛盾之处,但大致还是可以将其唯识思想从如来藏思想中剥离出来。他所传的阿摩罗识,是指佛果位如如智证的无垢真如,但与如来藏思想不同,这不能被置于众生因位来说。众生因位只有作为空性的有垢真如,而没有证入真如的无分别智。一切圣道乃至无分别智的生起,是以生佛交互的闻熏为起点,此即所谓“闻熏习与解性和合”。因此真谛唯识学的基本架构,并不是返本还源式的本觉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