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思政”性建构刍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睿均[1] 冯建章[1] 姜现甲[1] 

机构地区:[1]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

出  处:《新教育(海南)》2022年第35期52-53,共2页New Education

基  金:三亚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SYJKH202127)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后疫情时代,网课或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将会成为各类教育的一种新样态。网课的普及,将有助于提升各类教育的“思政”性,推高社会的“人文精神”。围绕网络课程特有的“远程”性特质,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去催化网课的“思政”社会效应:一是在课程类别上,应向人文学科倾斜;二是在学习方法上,应该突出接受者的主体性;三是在学习内容上,应该超越“唯知识”论;四是在教学主客体间,应注重“教学相长”;五是在效果评价上,应避免“唯分数”论。

关 键 词:人文精神 网课 课程改革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