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强[1] Zhao Qia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期35-48,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之际的日常生活启蒙与美学转向研究”(批准号:16CZW008)成果。
摘 要:明清时期波及广泛的“赏鉴”与“好事”之辨的核心议题是身份与趣味问题。其所集中凸显的“赏鉴家”与“好事者”之区分及对抗性关系,是中国传统鉴赏趣味话语建构及其合法性确认的历史和逻辑结果。在儒家道学正统所笼罩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中,“赏鉴家”的审美趣味被视作潜在的威胁,其身份和趣味以专门化的知识和话语生产,挑战并冲击了既定的知识分类和文化秩序,以知性趣味的形式获得了有限认可,进而在“赏鉴”与“好事”之辨中凸显出其审美的面向,从道德理性的压抑性力量中逃逸而出,推动了感性直观论、感官性和独创性等理论在明清美学中的诞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