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哲学:以无的艺术性抵抗有的过实性——《爱情神话》中被忽视的多元空间意识  被引量:1

Film Philosophy:Resisting the Excessive Realism of Being with the Artistry of Nothingness—The Neglected 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Consciousness in Myth of Lo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慧林[1] Luo Huili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大戏剧论丛》2022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摘  要:本文在哲学空间视域基础上提出空间类型的新范畴——八种空间类型,分析“场景”与“虚境”的“有”与“无”之差别及有无交融的艺术元素,尤其强调空间意识中无之虚境对创作的意义。众多评论认为《爱情神话》接地气、有烟火味是此片优点,但仅如此将臣服于模仿现实,这并非其技巧的关键所在,须找寻貌似接地气背后的其他关键元素。该片以多元空间尤其虚境之无的艺术性来抵抗日常琐细可能滑向鸡零狗碎过度现实性的庸常的危险,达到一种恰当平衡,不过这种多元空间性却被忽视。创作者和研究者须打破对原有空间实体性认知的惯性视角,在编剧和鉴赏过程中唤醒多元空间意识以激发想象力,拓展艺术创新边界和作品认知视域,丰富电影创作方法,开拓编剧理论研究视域,并从电影哲学的编剧视角及其过程性即编剧哲学的视角来拓展电影哲学的边界。

关 键 词:电影哲学 编剧视角 空间类型 空间意识 场景 虚境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