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林

作品数:29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编剧电影哲学虚境先锋派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天府新论》《文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物关系:形式之真与价值之真的融合——《周处除三害》核心创新点对亚里士多德—好莱坞模式的超越
《南大戏剧论丛》2024年第2期192-203,共12页罗慧林 
无论创作还是鉴赏都需突显核心创新性元素,思考何为最具核心竞争性的独异点。本文提出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之间的关系需再思,对常规性情节型电影而言,核心创新点往往是人物关系创新,只有人物关系创新才能带来人物形象的真正创新,对人物...
关键词:编剧哲学 人物关系 行动 动机 形式之真 价值之真 
以文学语言为逻辑起点向各个层级敞开——王彬彬文学研究特色浅析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132-137,共6页罗慧林 
王彬彬多年来尤其近十几年的文章和著作有一个突显又一以贯之的关键词:语言。在《一个批评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1)《语言:小说欣赏的最高层次》(2)《写在前面》(3)《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4)等文章中王彬彬直接阐明语言在文学中...
关键词:王彬彬 关于鲁迅 汪曾祺 文学语言 欣赏文学 地位和意义 语言艺术 语言技巧 
电影哲学:以无的艺术性抵抗有的过实性——《爱情神话》中被忽视的多元空间意识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22年第2期187-198,共12页罗慧林 
本文在哲学空间视域基础上提出空间类型的新范畴——八种空间类型,分析“场景”与“虚境”的“有”与“无”之差别及有无交融的艺术元素,尤其强调空间意识中无之虚境对创作的意义。众多评论认为《爱情神话》接地气、有烟火味是此片优点...
关键词:电影哲学 编剧视角 空间类型 空间意识 场景 虚境 
编剧哲学:微电影的本体探寻及艺术化创作路径探索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22年第5期126-134,共9页罗慧林 
微电影是当下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但整体而言存在粗制滥造的弊病。文章从时空哲学和编剧技法相融合的编剧哲学视角出发,探讨微电影微短时空的本体特性——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通过对情节反转(突破时间限制,实现时间层面拓展)或意象突...
关键词:微电影 时空哲学 微短 本体 层次性 虚境之无 
编剧哲学:电影的美学类型及编剧原则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21年第2期148-158,共11页罗慧林 
电影类型是电影研究重要范畴,但目前研究较少关于电影类型的美学规律的阐释。戏剧划分却在更高更广角度以悲剧、喜剧、正剧三种“美学类型”进行整体性思考。本文在哲学、美学、编剧的视域融合下思考以情节结构为基础的电影“美学类型”...
关键词:美学类型 编剧哲学 常规性情节型 情调化弱情节型 主观情绪型 思维解构型 杂糅型 
编剧难题原则中的价值判断——中国影视剧编导症候分析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20年第2期173-182,共10页罗慧林 
本文辨析“难题”与“困境”的差别,提出难题的新定义,认为难题与困境相关又有别,它包含两方面的命题:其一为故事内部人物所面临的处境的困难即困境,它属于故事逻辑;其二为编导对剧中的事件和人物的价值评判的困难,它涉及价值逻辑。难...
关键词:难题原则 困境 故事逻辑 价值判断 矛盾 
诗歌与影像——以代薇《深夜,听见一列火车经过……》为例
《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6期105-108,共4页罗慧林 
代薇的诗歌以语言的穿透力而获得诸多赞誉:“就像一个女性之于丝绸和钻石一样,代薇专注于语言和它不朽的质地.换言之,她仍在坚持一种有难度的写作.”代薇本人也在强调自己的创作中经由风格技巧所拓展的语言空间对于诗歌的意义,“就像...
关键词:诗歌 语言空间 影像 火车 汉语语言 穿透力 技术性 技巧 
融合与借鉴:20世纪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文学意蕴及诗性精神被引量:2
《南大戏剧论丛》2018年第1期179-188,共10页罗慧林 
国家“双一流”拟建设学科“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资助项目;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先锋电影运动中的造型倾向最为理论家们关注,本文更侧重于挖掘它的另一种元素,思考画面、造型、视觉外在有形具象背后的内在精神。先锋电影运动穿透造型物质化的屏障而洋溢着对精神的追求,潜藏着文学意蕴及诗性精神...
关键词:融合借鉴 诗性精神 内在 外在 媒介融合 
戏剧参照系与时空形式——探寻电影杂耍蒙太奇艺术特性的一种方法被引量:3
《南大戏剧论丛》2016年第1期14-23,共10页罗慧林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南京大学985工程项目经费资助出版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论为例,以戏剧和电影的时空形式关系为主要比较视角,重新思考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特性以及爱森斯坦理论的意义和不足。通过对此理论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戏剧为主的参照系以及跨学科之间彼此关联的...
关键词:参照系 时空形式 杂耍 蒙太奇 跨学科 
微电影:微思维文化的双刃剑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1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罗慧林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南京大学985工程项目经费资助出版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微思维是当今时代文化运行的一种特别突显的思维,微电影则是这种思维的集中体现。本文提出微思维这个新概念来分析当今时代的文化新特点,并将此思考和微电影的思考相结合,在更宽广的视域里思考微电影的特征,区分作为日常文化展示物以及...
关键词:微电影 微思维 微叙事 短小 短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