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空间

作品数:65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程悦田玲王昆朱大勇杨洋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南家族史
《诗刊》2024年第12期8-11,共4页伊娃·达·曼德拉戈尔 陈先发(指导) 聂权(指导) 
推荐语:俄籍华裔90后诗人伊娃·达·曼德拉戈尔的汉语诗歌,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她在诗的形式建构、多义性语言空间形成以及个人性精神气质建设上,都展示出了不凡的天赋。她对古典汉诗资源的掘取、对历史气息的迷恋、对江南生活现场的独特...
关键词:汉语诗歌 诗的形式 语言空间 90后 感受力 个人性 曼德拉 诗歌创作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文化产业》2024年第27期109-111,共3页许烨婷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维护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跨文化语境条件下,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国外传播,必须从跨文化的角度,融入国外各民族的语言空间,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创新传...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学 语言空间 跨文化语境 传播路径 哲学智慧 重要载体 
国际化都市外国人聚集区的多语景观构建与语言空间治理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7-93,共7页俞玮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语言能力建设与评价体系研究”(23BYY054)。
基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从空间实践、构想空间和生活空间三个维度全面考察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多个外国人聚集区的语言景观,分析都市外国人聚集区语言景观的特征、功能与形成机制,发现聚集区的国际性多语空间是受制度、资本...
关键词:外国人聚集区 语言景观 语言空间 
湘西苗语空间语言“上、下”的认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1-8,共8页施院毛 
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可以进一步探讨湘西苗语“上、下”的表征及其隐喻。湘西苗语的“上、下”可以表征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表征静态空间时为方位名词,表征动态空间时为趋向动词。静态空间以山川为认知原型,表征不同的空间语言并从...
关键词:湘西苗语 语言空间 认知原型 隐喻 映射 
比较创意写作学的建构及未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8-218,共1页葛红兵 王烯 
创意写作学始自欧美高校文科教学体系改革,后向各年龄段文学教育研究延伸,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联系,逐步呈现“跨学科”融合研究特征;在向英语国家之外更广阔的语言空间进行推广与译介过程中。
关键词:教学体系改革 语言空间 心理学 融合研究 欧美高校 跨学科 各年龄段 社会学 
汉语象形体字谜的认知拓扑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54-154,共1页王怿旦 
从认知拓扑视角来看,象形体字谜的认知过程就是提取从谜面的语言空间,到认知主体的心智空间,最终至谜底的客观空间三者之间的拓扑不变量,建构面底关系的拓扑同胚的过程。该拓扑变换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谜面开放类词汇中的名词...
关键词:拓扑变换 语言空间 字谜 心智空间 事物内部 认知主体 拓扑不变量 认知过程 
“失语”与“破寂”:解读《说母语者》中的美国少数族裔语言空间
《外国语言文学》2022年第3期69-80,135,共13页王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当代美国亚裔都市叙事中的‘漫游者’空间政治研究”(19YJC752029);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美国亚裔创伤叙事和历史书写研究”(JAS180186)阶段性成果。
美国韩裔作家李昌来的《说母语者》通过再现少数族裔被消音和边缘化的不幸遭遇,揭示了美国白人宰制权力在非正义的语言空间里,如何将“纯正英语”作为种族与阶级区隔的工具,实现对少数族裔的空间暴力。小说所再现的多语共存的都市语言...
关键词:语言空间 《说母语者》 美国少数族裔 纯正英语 语言地景 日常生活实践 
池雷鸣:《加拿大华人史书写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自海登·怀特的《元史学》以来,历史学与文学的关联重新确立。介于早期可信史料的匮乏及其所表征的想象风格,加拿大华人史写作为文学历史性的彰显提供了一个新语境,进而使历史学与文学实现可能的真正统一。李东海《加拿大华价史》以降,...
关键词:语言空间 加拿大华人 海登·怀特 地理空间 李东海 元史学 新语境 历史学 
诗札记
《诗刊》2021年第17期33-33,共1页敬文东 
只要是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不管它叫诗歌,或者叫小说,实际上和现实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间离。事境一旦进入语言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虚构。在这个意义上,我不大相信这个世上存在一种叫现实主义的东西。这样说,并不是不承认写作和现实有关系,...
关键词:语言空间 事境 现实主义 诗歌 写作 
字字关情
《做人与处世》2020年第19期16-17,共2页蒋曼 
作家张大春写作《见字如来》的初衷,是突然发现,当一代人说起一代人自己熟悉的语言,上一代人的寂寥和蒙昧便真是个滋味,也不是个滋味。余英时坦然地问宾馆服务员:“茅房在哪里?”服务员面面相觑。在这里,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熟悉...
关键词:张大春 语言空间 上一代人 余英时 服务员 滋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