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向度理论及其解释力  被引量:13

Relational Dimension Theory and Its Explanatory Pow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学伟[1] Zhai Xuewei(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开放时代》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Open Times

摘  要:一、本土研究的文化解释抑或理论建构如果说中国社会科学的确有自己的话语建构历程,那我不得不提到几代社会学家与其他学者在“关系”研究领域上的深耕。从儒家思想到中国哲学,早期学者大体意识到该学说的主旨主要集中于对人与人关系的阐述。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这样的阐述开始社会学化,从潘光旦、费孝通、梁漱溟到许烺光,再到杨国枢、金耀基、乔健、何友晖及黄光国等,不少学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关系性”特征进行了概括。

关 键 词:金耀基 本土研究 许烺光 潘光旦 杨国枢 话语建构 人与人关系 梁漱溟 

分 类 号:C912.3[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