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翰林院高材生第一次见到电报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言九林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领导文萃》2021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摘  要:1869年前后,被朝廷聘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丁韪良,试图说服朝廷引入一项新的信息传递技术——电报. 相比传统的驿站、信鸽和烽火,用电报传递信息可谓迅捷无比.电报的实际应用始于19世纪30年代,随后便进入高速扩张期——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与荷兰等国接通了海底电缆;19世纪60年代,海底电缆横跨了大西洋.1870年,英国又敷设完成了白本土经印度至新加坡的海底电缆,东亚的讯息瞬间便能传回伦敦.

关 键 词:海底电缆 翰林院 信息传递技术 同文馆总教习 丁韪良 扩张期 19世纪60年代 传递信息 

分 类 号:I2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