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耿晓伟[1] Geng Xiaowei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153-158,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研究”(19BMZ069)。
摘 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当前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主要有自然传承模式、国家传承模式和社会传承模式三种,其传承保护受文化认同、经济基础、文化基因特色和传承主体多元协同等方面因素影响。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建立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补偿激励机制,在坚守文化基因中保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营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生态,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传承主体的分工协作。在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的同时,为保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合理性,需要借助审计评估等工具,使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最终实现。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审计评估主要是对相关资金的支出效益的评估,应确保审计评估兼顾经济性和效果性、审计评价指标兼具针对性和兼容性,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独立法人机构的审计评估作用,建立统一的审计评估标准。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体育文化 审计评估 传承保护
分 类 号:G80.05[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