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瑞杰 Gao Ruijie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东汉制礼困局下的今古文经学思想互动研究”(21CZX02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儒家复仇说虽然有宣扬孝道、捍卫公义的一面,但又有破坏秩序与规则的危险,其间所展现的人情与秩序的张力,使今古文经学家对此多有辩难。今文经学强调复仇不共戴天,孝道与天下的普遍性和王道秩序的绝对性达成统一,虽然亦有诸种复仇限制,但注重人情的宣泄是其显著特征;古文经学出于对礼法规范的捍卫,强调复仇行为与伦理秩序的紧密勾连,更具有实践操作性。今古文经学的义理张力,表面上看是对天下是否有边界存在分歧,而实质上当归诸于二者对文明秩序理解的差异。古文经学设定了天下的边界,保证了天下秩序的封闭性与伦理社会的有效性,呈现出文家主导下的复仇观,更可能是在宗法天下体系走向郡县国家模式之后衍生的理论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