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世钰 WANG Shi-yu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上海200091 [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上海201209
出 处:《上海翻译》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2年校基金项目“当代翻译理论发展的瓶颈与新径研究”(编号:EGD22DS23)。
摘 要:中华楹联广泛运用于世界华人社群的交际和祈福等仪式中,是具有高辨识度的友好文化符号、巧捷的文化思想传播载体,其英译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明远近一体的见证和阐释,助力楹联超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独白,使之变成面向共同体之外的世界的述说与对话。已有楹联翻译研究偏重探析译文的文学和美学价值,违拂了楹联的实用意旨,忽视了联译对民族共同体文化发展的意义。本文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为根本目的,结合楹联的实用性分析海外非虚构语境中独立使用的楹联及其英译文本,从而阐拓翻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的巩固文化记忆、延续仪式在场及增殖符号意义的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4.253